• 您好,欢迎来到环保设备网
二维码 |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清洁能源 > 新闻正文

群星逐鹿储能市场,产业链哪个环节占得C位?

  日期:2023-05-12 10:09:58  浏览量:1303   移动端
导读:2023年储能行业迎来发展关键期。梳理储能产业链上市公司业绩发现,2023年Q1储能重点上市企业绝大部分实现较快增长。综合储能各产

2023年储能行业迎来发展关键期。




梳理储能产业链上市公司业绩发现,2023年Q1储能重点上市企业绝大部分实现较快增长。综合储能各产业链环节来看,逆变器业绩持续爆发,储能电池、储能系统均出现分化。




储能系统环节,由于全球光伏储能需求性上涨,储能系统企业全球出货不断攀升。但仍有个别企业出现负增长甚至亏损。




储能电池环节,中国企业成为全球储能电池的“中流砥柱”,其中龙头带领效应明显。逆变器环节,逆变器企业得益于光储需求大增,呈现几何式增长,在储能产业链表现尤为亮眼。其他环节,受益于储能产业高景气度,其他产业链企业业绩增速明显。




近期,储能产业链上市企业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相继出炉。本文分别从储能行业产业链上游电池材料、中游储能电池、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等环节进行了梳理。




受原材料价格影响严重




一季报业绩大幅下滑




自2022年以来,电池原材料厂商经历了大起大落。




随着2022年碳酸锂全年价格的暴涨,带动电池厂商采购成本增加,从而带动了电池材料厂商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增长。据国际能源网/储能头条(chuneng365)统计,超三成的电池原材料厂商2022年实现了营收翻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然而,2023年一季度碳酸锂价格快速下跌,一度跌破20万元/吨,导致电池材料厂商虽然营收同比上涨,但70%的电池材料厂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以杉杉股份、天赐材料、永太科技、龙蟠科技等为代表的正极、电解液和负极企业受下游需求影响,盈利能力下滑较为明显。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排名,




中国企业占据十强中的九席




与电池原材料厂商相比,动力与储能电池头部企业得益于市场需求旺盛、产能释放提速、成本管控与效率提升措施得当等因素,整体盈利能力较强。




今年年初,Infolink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SamsungSDI和瑞浦兰钧。




在我国,新型储能虽然处于发展初期,但锂离子电池储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在新型储能技术当中占据主流,同时叠加国内新能源配储政策的要求,我国储能产业持续高景气,这也是我国储能电池企业能够“霸榜”的重要原因。




在出货量上,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总计142.7GWh,其中,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三家企业的出货量均超过10GWh。




而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储能电池出货总计则达到了43.9GWh,其中,宁德时代出货约14GWh,比亚迪、瑞浦兰钧和亿纬锂能出货均超过3GWh,其余TOP10厂家出货第一季出货皆在1-2GWh之间。




Infolink认为,2023第一季度,整体储能市场由于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近期跌势凶猛导致下游客户观望气氛浓烈,影响第一季度出货,同时也为接下来三季度储能市场蓄力。




储能变流器进入高景气




光伏逆变器厂商表现亮眼




储能变流器作为储能系统的重要配套,伴随储能进入高景气阶段。因为储能变流器与光伏逆变器的技术存在很强的相似性,因此从事储能变流器的上市企业很大一部分源于光伏逆变器厂商,而储能变流器业务成为光伏逆变器厂商新的业绩增长极。




其中,以阳光电源、科华数据、盛弘股份、固德威、科士达为代表的光伏逆变器厂商表现十分亮眼。营收方面,阳光电源2022年实现营收402.6亿元,2023年一季度营收125.8亿,是唯一一家营收超百亿的储能逆变器厂商;利润方面,今年一季度,阳光电源、科华数据、盛弘股份、固德威、科士达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266.90%、46.32%、172.53%、3473.72%、330.38%。




值得注意的是,地面电站逆变器龙头上能电气业绩也出现了爆发性增长。年报显示,2022年全年上能电气实现营业收入23.39亿元,同比增长114.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56.49万元,同比增长38.46%。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上能电气业绩延续强劲增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4.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51.6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6.59%。其中,2022年全年储能双向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0.2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21.85%。




BMS企业整体维持稳健增长




BMS作为动力电池组的核心技术,是整车企业最为关注的环节,也是衔接电池组、整车系统和电机的纽带。国际能源网/储能头条(chuneng365)梳理发现,电池管理系统上市企业发展整体维持稳健增长。




2022年营收同比正增长的上市公司有6家,其中,巨化股份营收超百亿,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超十亿的有巨化股份、奥特佳、松芝股份3家;利润方面,巨化股份、奥特佳、高澜股份3家企业利润同比翻倍增长。




能量管理企业能力稍显逊色




能量管理系统是智能电网监控系统的神经中枢和能量管理中心,对区域内设备进行采集管理和协调控制,是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保障。目前,国内几乎没有专门进行EMS生产的厂商,行业参与者大多为电力装备提供商。




通过梳理,能量管理系统主要上市企业有8家,分别是中天科技、国电南瑞、长园集团、易事特、华自科技、ST林重、中恒电气、北京科锐。




在营收方面,2022年,中天科技、国电南瑞营收均超过百亿,分别为402.7亿元、468.3亿元,ST林重是唯一一家营收实现翻倍的企业。




在利润方面,电池管理上市企业相较于下游企业盈利能力稍显逊色,其中,2022年,中天科技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2.14亿元,同比增长1663.98%。2023年一季度,中天科技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681亿元,同比下降24.36%。

本文链接:http://www.fyepb.cn/news/nengyuan/229591.html 免责声明:此条信息由编辑或作者发布在环保设备网站,内容中涉及的所有法律责任由此商家承担,请自行识别内容真实性!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今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