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环保设备网
二维码 |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市场行情 > 新闻正文

产能不足与产能过剩魔幻场景并存,半导体行业崩溃了吗?

  日期:2022-08-01 16:49:21  浏览量:627   移动端
导读:在半导体行业风风火火仅仅短暂的一两年时间后,一夜之间,半导体行业似乎就突然急转直下的崩盘了。。直接导火索是半导体行业最强

在半导体行业风风火火仅仅短暂的一两年时间后,一夜之间,半导体行业似乎就突然急转直下的崩盘了。。直接导火索是半导体行业最强大佬台积电发布的2022年二季度财报:台积电2022年2季度营收超181亿美元,同比增长36%;净利润超80亿美元,同比暴增67%。这么靓丽的成绩单,何来半导体行业崩溃的说法呢?原因是,台积电在发布财报的同时发表声明称,台积电预计,2023年芯片需求将面临一个下滑周期。



1、半导体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周期行业



一是半导体的扩产需要冗长复杂的产线建设流程。当出现如2020年疫情影响、车规半导体爆发带来的需求增加时,半导体制造商就算立即投入扩产,但产线建设起来最快也要2-3年的时间,需求和产能供给存在严重的时间上的供需错配,等产能起来了,需求可能又下去了,于是半导体供应就过剩了。



二是半导体技术在不断升级换代(10nm、7nm、5nm。。),半导体应用的消费电子产品、工业产品、汽车产品等也在不断升级换代,供需互相带动,互相影响,很容易出现需求暴增或需求饱和的问题。



所以,长期来看,半导体行业增速呈现周期性的涨跌互现,而台积电认为23年,半导体行业会出现增速下滑,但不会差过08年经济危机期间的行业表现。




2、那即将出现的半导体行业下行的导火索是什么呢?



根本原因在于需求侧的疲软,具体来说是消费电子市场的疲软。以台积电为例,其营收来源中单智能+PC两项就占据了超过80%的份额,而近期市场上频繁传出台积电被苹果、AMD和英伟达**单的消息。



根据调研机构Canaly的数据,2022年Q2,全球智能出货量同比减少9%,根据调研机构Gartner的数据,2022年Q2全球个人电脑(PC)出货量同比下降12.6%,跌至全球PC市场九年来的最低点。



半导体需求的锐减最终导致了对半导体产业链公司未来业绩的担忧,比如台积电股价已较高点跌去40%,今年以来,国内半导体上市公司构成的半导体指数已经下跌了 26.8%,37 家半导体相关公司股价跌幅超过 30%。



所以,整个市场对于半导体行业的情绪非常的悲观。



3、供需失衡导致“**单潮”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2022年1月至6月,国内市场总体出货量累计1.36亿部,同比下降21.7%;PC方面,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预测显示,2022年全球PC出货量将大幅下滑9.5%。



据上述受访的邓先生介绍,上半年,消费电子的终端厂商为了消化库存、保持资金链不断裂,不断取消订单。甚至有部分终端商宁愿放弃50%至80%的高额定金,仍要取消订单;有些终端商则以相关借口为由暂不提货,为的就是不增加后续成本投入。



据悉,这一波“**单”行情是下游终端品牌厂商率先行动,随后终端品牌厂商会传导至关键芯片厂商与供应链上游,例如晶圆代工、面板环节,部分类别的芯片和元器件,形成连锁效应。受影响的面板厂,包括京东方、LGD、华星光电、夏普等。



“**单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国产芯片企业扩建的产能得到了释放,消费电子芯片大量上市抢占市场份额,导致国外芯片厂商订单量下降;二是由于经济低迷消费不振,电子类产品市场疲软,消费电子厂商不得不缩减生产计划,一部分高端芯片出货量随之下降。”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向记者表示。




4、芯片行业产能不足与产能过剩并存的魔幻场景



2021年的全球芯片需求量比2019年高出了17个百分点,但是由于疫情停工等原因,芯片的出货量远达不到需求量,这让不少汽车品牌因为芯片短缺而停产。有数据表明,2021年全球汽车生产商新车的停产数量达360万辆,直接导致的损失高达1100亿美元,其中欧洲损失了134亿美元,北美损失52亿美元。



同样的,芯片短缺也对消费电子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苹果在2021年第四季度的财报中就披露,供应链危机使得苹果智能设备产能滑坡,全年营收减少了60亿美元。



但是随着年初的各大芯片厂商逐渐复工复产,并扩大了产能以应对之前的芯片短缺,芯片的产能也在逐渐恢复。可是由于疫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全球经济萧条的情况下,消费者对于电子设备的需求量减少,导致全球的电子设备出货量降低。以为例,2022年销量全面下滑导致5G芯片供大于求,各大厂商纷纷调低出货量目标,并向上游芯片厂商**单,导致芯片产能过剩,厂家转而消化库存芯片。



但是消费电子领域的芯片需求与汽车领域并不高度重合,这也就导致很多消费电子领域的芯片不能拿来直接给汽车使用。最主要的还是稳定安全等原因,PC等消费电子设备允许设备**机,但是汽车上车规级的芯片你敢让它在行驶过程中**机吗?这就是为什么PC等芯片产能已经过剩,但是汽车芯片比如微控制器MCU依旧处于缺货状态的主要原因,



同其他领域芯片相类似,汽车芯片也可以按照功能划分为微处理器(MCU)、功率半导体IGBT、传感器(包括摄像头、雷达等)、存储器、通信芯片这几大类。这其中汽车需求量最大的是MCU。MCU就是那种对性能要求不高、却有数量刚需的芯片类型。相反,对算力要求比较高的芯片,通常对数量的需求却没有很多。比如前不久很多汽车品牌极力推广的高通8155芯片;特斯拉初代自研的FSD也仅仅使用了2颗14nm制程的英特尔Atom车规芯片,现在换成了AMD。



有研究机构做过统计,主控芯片MCU、功率类电源芯片和驱动芯片三类芯片在缺芯占比高达3/4。目前传统汽车控制器数量约为40~70个/辆,芯片400~700个/辆,新能源车则至少要增加20%的需求量,并且台积电垄断了车规MCU约70%的市场份额。但尽管这样,由于全球汽车总销量远小于市场的缘故,车规业务仅仅占台积电总收入的3%。而因为车规芯片高制程导致生产效率低、单颗芯片成本高,在先进制程不断迭代的影响下,车规芯片难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生产企业通常会主动放弃这样的市场。



受俄乌战争影响,全球石油价格暴涨导致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热情渐长,这也导致新能源汽车出货量的猛增。并且随着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逐渐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配,对于汽车芯片的需求只多不少,进一步加剧了汽车芯片的短缺问题。



所以今年我们才能看到明明芯片已经如此短缺,但半导体行业还是迎来了雪崩式下跌的情景。可以预见的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芯片行业产能不足与产能过剩并存的魔幻场景将一直存在。



5、半导体行业的周期下行会影响半导体行业长期的发展吗?



但半导体行业的周期下行,与半导体行业长期的发展前景和战略意义,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美国当地时间7月19日,“芯片法案”在美国国会参议院以64票赞成,34票反对的结果获得通过。



“芯片法案”主要包含几个核心内容:一是为生产芯片的美国公司提供520亿美元资金;二是为半导体企业提供为期四年的25%的税收抵免,以鼓励全球半导体企业在美国建厂;三是要求获得美国补助的企业在美国建厂后,10年内不得扩大对中国14nm以上级别的高端芯片的投资。



也就是说,在一片对半导体行业唱衰的舆论环境下,美国不但在逆周期扩大对半导体行业的投资,同时又加码了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遏制,逼迫全球半导体企业选边站。



半导体行业的逆周期投资,最早是韩国半导体企业用来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段。所谓逆周期,就是在行业下行、芯片价格下降的过程中,反而扩大芯片产线,生产更多的芯片,让芯片价格加速下降,迫使竞争对手亏损至破产。




上世纪80年代,韩国三星多次发起逆周期投资,迫使其在DRAM领域的日本美国竞争对手们从崩溃走向破产,最终实现了其DRAM芯片霸主的地位。



而想要实现逆周期,当然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也就是得比竞争对手亏得起、能挺得更久。



所以美国政府此时出台政策,也是想在行业下行期间为本国企业提供资金,鼓励逆周期投资抢占市场。



而之所以限制全球半导体企业对中国的投资,根本原因当然还是半导体行业的战略意义。



虽然消费电子对于半导体的需求萎靡了,但在更关键的汽车半导体等工业领域,半导体的需求在持续增加。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全球新能源车市场正进入复苏通道。在政策加持、新车型产品力驱动、以及供给弹性释放背景下,预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约943.1万辆,同比增长41.8%,而单辆燃油车的平均芯片价值为350美元,纯电动车的芯片价值可达770美元,高档电动车的则可以超过1500美元。



因此,所谓的芯片行业的下行,更准确说是结构性的下行,除消费电子外更多的物联网、汽车、数据中心等工业场景,半导体紧缺问题依然持续。



所以面对当前半导体行业的狂欢落幕,对于半导体企业来说,虽然赚快钱肯定是不现实了,但如果在整个行业冷静下来的阶段,实现产能升级转型,等下一个上行周期来临时,必然会有更大的收获。



当然,对于中国半导体企业来说,这些都不重要,全球半导体市场的波动,与国产替代的巨大空间相比,依然微不足道。


本文链接:http://www.fyepb.cn/news/shichangxingqing/223001.html 免责声明:此条信息由编辑或作者发布在环保设备网站,内容中涉及的所有法律责任由此商家承担,请自行识别内容真实性!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今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