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环保设备网
二维码 |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节能环保 > 新闻正文

在低碳转型路上,火电企业踏出了坚实的足迹!

  日期:2023-07-16 10:12:01  浏览量:107   移动端
导读:发电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为实现碳达峰,需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在“1+N”政策体系的规划指导下

发电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为实现碳达峰,需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在“1+N”政策体系的规划指导下,政府对电力行业尤其是煤电行业提出了规划目标。煤电未来发展需要兼顾低碳减排和安全保供的双重要求,从高碳电源转变为低碳或零碳电源,并由主体性电源转变为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火电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火电又是碳排放第一大行业,其低碳转型不但事关自身可持续发展,也关乎我国的“双碳”进程。




火电上市公司是我国煤电的主力部队,其低碳转型对行业减排影响深远,同时转型经验也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意义。




一、清洁转型助力火电企业突出重围




作为我国煤电的装机主力和发电行业的龙头企业,火电上市公司在低碳转型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日前,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和北京绿源碳和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火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绩效评价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以火电上市公司2020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数据为基准,选取了火电装机占比30%以上的31家火电上市公司作为评价样本,围绕火电企业资产优化转型和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两个主题,建立了“十三五”和“十四五”及更远期两个阶段的低碳转型评价体系,并生成4份低碳转型绩效排行榜:“十三五”低碳转型综合绩效排行榜、“十三五”低碳转型专项指标排行榜、“十四五”及更远期低碳规划综合绩效排行榜与“十四五”年度进展综合绩效排行榜。




“火电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火电又是碳排放第一大行业,其低碳转型不但事关自身可持续发展,也关乎我国的‘双碳’进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主任马军表示,火电企业实现低碳转型的路径不同,其中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遭遇的瓶颈和障碍也需要研究并破解。




4份排行榜从4个维度解析了典型火电企业的低碳转型路径,不难看出,近年来火电企业在低碳转型路上踏出了坚实的足迹。




《报告》指出,在“‘十三五’低碳转型综合绩效评价”方面,五大发电集团控股火电上市公司得分整体高于地方发电集团控股火电上市公司。且排名靠后火电上市公司的能源结构基本是100%火电。在“‘十四五’及更远期低碳规划与年度进展综合绩效评价”方面,排名靠前的几家公司均许诺在“十四五”期间增加高比例的新能源装机。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袁家海分析称,“十三五”期间五大发电集团控股的火电上市公司转型绩效明显高于地方集团控股公司。“十三五”期间转型进程较慢的上市公司未来规划雄心往往更为宏大。




具体来看,在“十三五”低碳转型综合绩效方面,火电上市公司前十名中有6家为五大发电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分别为吉电股份、上海电力、华电国际、大唐发电、中国电力和华能国际。五大发电集团作为发电公司中的主力,拥有庞大的发电资产规模和雄厚的资金力量,相较同类公司规模优势明显。从区域分布看,前十名中的地方控股的上市公司大多位于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省市。




《报告》显示,不同企业实施低碳转型的内外部条件差异会影响企业低碳转型的成效。总体看,中央控股的火电上市公司相较地方控股的火电上市公司拥有技术、资金优势;位处发达省份的火电上市公司相较中西部省份的火电上市公司具有外部区位优势。




“整个行业的转型需要通过企业个体来实施和完成。由于各家企业对‘双碳’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力度不同,各自拥有的禀赋、资金、人才等内外部条件也存在差异,导致低碳转型的程度和速度参差不齐,影响整体行业转型进程。”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表示。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黄辉认为,从《报告》绩效评价的结果可以看到企业业绩与低碳结构关系密切,清洁能源对企业利润的贡献越来越大。因此,低碳转型不仅是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新的发展机遇。希望企业可以变“被动调整”为“主动作为”,拥抱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二、绿色低碳发展多点开花




“煤电转型面临的困境有非常态的,如高煤价,也有常态的,如低利用小时数和低电价,这些困境吻合了企业日常管理中的量、本、价、利关系。”华能集团能源研究院原副总经济师韩文轩建议,煤电行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思路可以从调整电源结构、资源控制能力、科技投入转化、提升管理变革能力四个方面考虑。




《报告》也提到,火电上市公司的低碳转型路径并不唯一,不同公司应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转型。




据介绍,中国电力依托国家电投集中发展新能源与综合能源,实施多元化转型战略;国电电力则运营国家能源集团优质的火电资产,以先进的技术改造手段大力发展高效火电,实施专一化战略。尽管转型路径截然不同,但在“十三五”低碳转型综合绩效方面均处于样本公司中上游,且综合盈利能力表现强劲,国电电力和中国电力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6.30%和7.16%。




火电企业绿色发展多点开花,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绿色低碳转型仍需企业管理、政府监管协同发力。




在企业管理方面,一是要重视低碳转型规划,探索低碳发展模式。“制定明确有效的低碳转型规划,加大规划研究与落实的力度。”《报告》强调,火电上市公司应当结合国家低碳能源政策及自身发展情况和发展定位,对公司未来转型发展规划提出具体的实施目标和行动计划,并评估规划的可操作性,推动公司平稳有效转型。此外,在自身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加强前瞻性研究,以绿色低碳发展为方向,加快由火电上市公司向新型能源上市公司转型。




二是加大绿色转型投入,培育多元创新模式。推广应用成熟技术,密切跟踪前沿技术。《报告》指出,火电上市公司应加大技术投入力度,推广应用成熟的能源低碳技术,持续推进火电机组扩能升级,对在役煤电机组实施供热改造、节能降碳改造,降低供电煤耗和碳排放强度,推动火电转型。




在谈及缓解煤电矛盾,加大技术投入方面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计划财务部计划处处长张卫东表示:“煤电联营是长期存在于电力行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早期煤电是我们的主力电源,国家计划经济时代很关注产业链协调,有很长一段时间煤炭和电力企业属于计划管理。后来电力市场化,煤炭也搞市场化,煤电联营从技术上有很强的优势,也作为鼓励的一种模式。”




张卫东认为,煤电联营从形式上主要是两种:第一种,在技术上、产业链上直接融合,比如很多坑口电厂,煤矿就建在当地,发多少电就生产多少煤。从技术生产管理上、经济效益上都非常好,这种形式只要有条件都应该鼓励。第二种,从资产纽带上进行统一的煤电联营,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协调煤炭生产、煤炭消费和电力生产,包括价格管理、合同协议,比较便利。另外,整体部署生产计划和营销计划,可获得管理效益。




此外,在政府监管方面,《报告》建议,政府部门尽早制定关于火电行业转型的中长期规划,对承担安全保供的发电公司予以政策倾斜,制定并落实激励政策,提升转型活动的可融资性,同时结合转型金融工具,对转型活动和转型投资采取强制性信息披露。




三、针对火电转型发展的几条路径




一是以减法为主,在工业富集区建设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




多产业富集的工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火电的蒸汽产品广泛用于工业园区中的化工、冶金、造纸、食品等行业,成为周边企业产业热力用能主要供给者。经过前期的替代和治理,很多前景看好的产业园区出现了蒸汽短缺的问题。在同样热负荷的情况下,大容量高参数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替代小火电机组,可明显减少煤炭的用量,从而减少碳排放。在整体置换中,要坚定不移做火电总量的减法,利用政府关停淘汰环保、能耗、安全等不达标的小容量低参数燃煤机组的时机,主动压缩小、老、旧机组,在工业富集区采取“压小建大”“压多建少”“上高压低”方式,建设大容量、高参数、超低排放的先进火电机组,既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取得效益,也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作出突出贡献。




二是实现火电由单一(热)电联供转为综合智慧能源供应者,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共荣共生




一是实施传统能源与综合能源的协同开发利用,充分利用新城规划的契机,配合政府加强园区终端供能系统统筹规划和一体化建设,布局电力、热力、供冷、供汽等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高效智能的综合能源供应和相关增值服务,增强政府招商引资优势,促进用汽加工类企业落户园区。二是实施虚拟电厂建设工程,以城市能源、工业、居民生活以及新兴负荷等行业为分类框架,全面覆盖区域内可调资源,实现分布式发电、可控负荷资源有效聚合,通过参与需求响应、辅助服务、电力市场等商业模式场景,获得经济收益。三是积极开发火电厂土地等其他存量资源,对厂区闲置土地可根据城市规划出租或出售,比如很多灰场长期备而不用,可以平衡土地价值,通过高效商业利用获取价值。四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电厂可通过锅炉焚烧方式,处理各种城市可燃固废物,成为城市垃圾终结者。还可以与周边企业产业实现生产流程互通,比如向有冷却需求的企业提供电厂循环水,促进资源有效、协同供给;或者将电厂循环水、浓排水引入城区,作为城市人造风景水系,以及利用电厂水处理系统,向城市居民提供直饮水业务,形成互为供需、互联互通的新型产业链。五是实施电厂整体景观设计,对主厂房、冷却塔、厂前生活区等进行设规划、点缀,打造“城市景观带”,形成新旧景观有机交融、和谐共生的景象。




三是探索碳捕集和利用,打造副碳产业




火电厂进行碳捕集是减排的一项途径。华能早在2006年就开展碳捕集研究,2015年研制出世界首套碳捕集系统。碳捕集后的利用,可以将二氧化碳资源化,产生经济效益。碳捕集技术能够激励许多高排放、难减排行业低碳转型,为传统高耗能行业产业升级、低碳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在工业领域,比如探索利用碳捕集后的二氧化碳,与通过新能源制出的氢,合成甲醇等易存储、应用广泛的产品,或者工业利用基础上,在食品饮料等方面的应用,也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二氧化碳资源化的方向。在农业领域,碳捕集技术的应用也将日趋广泛,比如,火电厂可以将发电产生的余热和二氧化碳与蔬菜种植相结合,利用作物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固定为有机物,通过“农业固碳”技术,实现碳捕集在农业领域的高效利用。随着技术的发展,碳捕集、碳利用技术势必有较大的应用空间。




四是利用火电原有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安全储能电站




随着我国落实“双碳”目标的政策和实践深入推进,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灵活性资源的需求愈发迫切,储能作为灵活调节资源,成为实现能源电力非完全实时平衡及综合高效治理新型电力系统突出问题的最佳“缓冲器”与“减震器”。随着有利于储能市场化运营的政策陆续出台,新建储能对于新能源资源开发和电力市场收益等,预见可发挥重要作用。火电厂有着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充分利用电厂机组原有的进出线、升压站,以及土地等基础设施和资源,探索以我为主牵头开发有别于锂电池的大型安全高效储能电站,建成以长时储能为中心的百万千万级大型储能基地,形成“风光火储”电力负荷聚集中心,服务电网调峰填谷、保障电力,助力清洁电力大规模消纳。




目前,能源行业正经历着以低碳化、无碳化、低污染为方向的第三次能源变革,火电行业也将面临着结构性的调整,火电行业应把握这一转型机遇,做好相关的技术研发、合理化经营管理及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从而实现企业生产经营与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

本文链接:http://www.fyepb.cn/news/xinnengyuan/20230515634855.html 免责声明:此条信息由编辑或作者发布在环保设备网站,内容中涉及的所有法律责任由此商家承担,请自行识别内容真实性!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今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