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环保设备网
二维码 |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光伏产业 > 新闻正文

光伏发电,如何照亮农村致富之路?

  日期:2023-04-20 14:51:11  浏览量:160   移动端
导读:将太阳源源不断的能量转化为可供利用的清洁能源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而光伏正是肩负起这一使命的“光能使者”。农村充沛的土地

将太阳源源不断的能量转化为可供利用的清洁能源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而光伏正是肩负起这一使命的“光能使者”。农村充沛的土地资源和闲置的屋顶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提供了先天便利条件,成为光伏发展的重要地域。



“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这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的重要部署。随着我国“双碳”目标持续推进,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转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中,光伏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备受重视。如何推动农村分布式光伏发展、针对光伏扶贫成果做好后续巩固工作?




光伏发电照亮农村致富之路



“我现在做饭都用电,不用烧柴火,连液化气都不用了!”汪明全是安徽省金寨县首批光伏扶贫受益户。早在2020年,他就已经靠屋顶光伏的收入,把自家房子修了一遍。



金寨县位于大别山腹地,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区库区县,也是全国实施光伏扶贫最早的县之一,2014年便开始探索户用扶贫电站建设。



从最初怀疑“哪有靠太阳就能赚钱的好事”,到如今对光伏扶贫赞不绝口,汪明全的态度转变是每个金寨县村民的真实写照。2014年自筹投入的8000块钱,短短两年时间就已经回本,屋顶的近20平方米光伏板依然在稳定地带给他收益。“已经连续拿到了几年的发电收益,每年3千多元!”汪明全带满意地说。



如今,金寨已形成独立户用、独立村级、户户联建、村村联建、村户联建、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建设模式,山间、屋顶的深蓝色光伏板也成了大别山中一道靓丽的风景。这个贫困发生率曾达22.1%的地方,早已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迈进全新发展阶段。



光伏产业在扶贫方面的探索,深受国家重视。



2014年10月,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决定利用6年时间组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



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将光伏扶贫确定为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



随着一系列中央政策的出台和地方政策的跟进实施,这种“输血”与“造血”兼顾的长效扶贫方式在大江南北全面开花,一片片光伏面板犹如一棵棵向日葵,不仅种在了贫困地区的田野、院落、屋舍,更种在了贫困户的心里。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20年,全国累计建成光伏扶贫电站2636万千瓦,惠及6万个贫困村、415万贫困户,每年可实现电费和补贴收入约180亿元,相应安置公益性岗位125万个,光伏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事半功倍 绿色电力助力能源转型



当前,我国处于新发展阶段,实现“双碳”目标迫在眉睫,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要战略处于快速推进阶段。发展分布式光伏可以促进能源转型,有效巩固光伏扶贫成果,从多方面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光伏绿电推动清洁能源转型,改善人居环境。农村地区地域广袤、人口密度低,乡村闲置屋顶及充沛的土地资源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提供了先天便利条件,因此,光伏成为农村清洁能源的主力军。光伏扶贫以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农村生活中的应用为重要抓手,有力扭转了“家家有炊烟,户户污染源”的农村原有能源消费模式,对于推进绿色低碳能源结构转型,实现农村生产生活节能减排,增进群众生态福祉,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光伏发电“自发自用”模式大大减少了输电损失、节约了输电成本,助力农村电网改造,为改善农村电网基础稳定性提供了支撑与保障。



光伏发电收益政策释放红利,助力共同富裕。分布式光伏补贴与售电收益多渠道分配方式可以实现村民和村集体收入持续增长。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年能产生少则千元、多则万元的稳定收益,可连续收益20年;而集中光伏电站从收益分红和公益性岗位两方面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劳动增收,为促进村民脱贫、巩固脱贫成果、助力共同富裕发挥了重要作用,村级光伏电站收益也成为贫困村集体经济“破零”的重要来源。此外,在新技术新模式的加持下,“光伏+农业”“光伏+旅游”等分布式光伏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衍生出新的增收业态,为共同富裕注入全新活力,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能源转型、低碳发展的时代红利。



因地制宜创新光伏发展模式



光伏致富若想取得更大的成效,不仅要迈开步子,更要蹚出路子。目前,各地都在结合实际探索,以“光伏+”为着力点,开创更多业态。



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太平镇五里坪村2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电站,一排排光伏板整齐的列队在水面上,板下的阴影里不时可以窥见鱼儿游动的身影。水上发电,水下养鱼,既节约土地资源,又达到了蓄水灌溉、养殖和发电并行发展。该光伏电站自2019年12月投产以来,年发电量2100万度,收益达1365万元。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共和县塔拉滩“牧光互补”光电园区,碧绿的草场、深蓝的光伏板、洁白的羊群勾勒出田园牧歌般的美丽画卷,让人再难回忆起那片荒漠化率高达98.5%的茫茫戈壁滩。为了防止大风沙石损坏光伏板,工作人员撒籽种草,本未抱太大希望,没成想这片贫瘠土地上的草却长疯了。“光伏板的铺设,减少了风对植被的影响,我们日常清洗光伏板的水会流至地表,对草地又有一定的滋养作用。”黄河水电公司海南分公司总经理朱明成如此解释。草长起来了,沙也固住了,但新的麻烦也随之而来——草杂乱无章地生长,遮挡住光伏板,降低了光伏板发电的转化率。于是工作人员又免费修建了4座羊圈,邀请牧民前来放羊。如今,塔拉滩的羊、草、光伏已经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海南藏族***能源局局长张振飞说,“现在的塔拉滩不仅有8000万度的年均发电量,还实现了园区风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植被覆盖率也恢复到80%,土地荒漠化得到遏制。每年的牧草产量达到11万吨,存栏的‘光伏羊’达到两万多只。”




在湖北省罗田县李婆墩村,占地400亩的“农光互补”羊肚菌种植基地,工作人员正忙碌着。羊肚菌种植基地负责人张涛说,打田除草、挖沟排水、播种养护都需要人工,高峰期一天用工100多个,全部聘请村里的脱贫户、老人和妇女。一年下来,公司支出务工收入120多万元。村民易水英和老伴经常在羊肚菌基地打工,一年下来挣了1万多元,再加上土地流转费,净收入有1.5万元。



因地制宜,将光伏发电与渔业、农业、牧业等高效有机结合,发展板下经济,形成更加丰富的创收模式,不仅充分挖掘利用了资源,更延伸了收益链条,带动当地就业,让百姓获得更多实惠。



期待推进 立足需求加强统筹



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之路上,可从如下方面推进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



加大光伏企业行业规范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企业、村民间的干预作用和调节统筹角色,形成良好协调的三方关系。严格落实光伏建设企业、电网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屋顶光伏、村级电站、光伏大棚三类项目的分类部门监管、专业运维、日常管护“三位一体”运维机制,督促企业及时履行维护保修责任,推动光伏运维管理标准化。加大入村宣传企业资质审查力度,防止以“一次性买卖”为目的的不良企业扰乱市场。建立健全光伏市场准入机制,完善“失信黑名单”制度,严格限制失信企业进入市场,优化市场环境。



立足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特点,加强政策普及宣传。健全完善政府与居民联系沟通机制,积极拓宽居民屋顶光伏使用反馈渠道,充分发挥媒体导向作用,广泛开展屋顶光伏科普工作,逐步提升居民屋顶光伏维护基础知识。深入普及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村生活中的应用,从村民日常生活行为方式入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因地制宜制定光伏安装推广策略,扩宽乡村振兴道路。充分发挥光伏扶贫“益贫带贫”机制作用,指导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结合已有基础设施和当地发展优势,积极培育“光伏+农业”“光伏+生态”等新模式新业态,激发光伏产业发展活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光伏+”融合型企业,在赋能乡村振兴的基础上为村民提供工作岗位,巩固光伏扶贫成果。



有效衔接分布光伏装机试点政策,合理调整推广步伐。在光伏扶贫成果基础上,结合地区发展规划和自然资源禀赋,统筹规划全国各地区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网开发布局和建设时序,制定符合实际的光伏安装推广策略,指导光伏建设有序推进,合理部署土地、资金、并网设施等配套要素保障,为推动光伏配套项目及其替代项目加快落地提供支撑。


本文链接:http://www.fyepb.cn/news/qingxishebei/228470.html 免责声明:此条信息由编辑或作者发布在环保设备网站,内容中涉及的所有法律责任由此商家承担,请自行识别内容真实性!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今日新闻